青岛汉缆科技
电线电缆被誉为国民经济的“血管”和“神经”,不仅关系着电力、通讯以及交通运行等方面的安全,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。近40年来,这根“血管”经历了由细变粗,从依赖进口到全面国产化,不仅撑起城市“绿色”电力通道,还走出了**。作为民营企业的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,就是国内电缆行业的*企业和高质量发展代表,在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使产品达到世界水平的同时,2018年6月举行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,圆满完成峰会保电任务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,崂山汉河村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。当时,全村680户村民人均仅有两分薄地,集体欠债达30多万元,是远近**的穷庄。
1982年,穷则思变的汉河村,在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张思夏的带领下,抓住**的机遇,审时度势、果敢决策,靠借的3000元和牛棚改建的简陋车间起家,创立“青岛汉河铜铝材厂”开始生产裸电线。随后的十几年里,厂子每年都在产品上有所创新和突破,从裸电线到10kV、35kV及以下交联电缆,再到船用电缆……到1994年又成立了青岛电缆研究所,虽然产品和产能已经良好国内**,但实际上生产的都依然是中低压电缆产品。城市电网使用的高压电缆产品都依赖进口,国内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。
1996年在大多数线缆企业围绕中低压电缆产品展开竞争的时候,汉缆股份利用有限的资金改造升级电缆生产线,革新自己的技术,从国外引进当时世界良好的220kV**高压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,着手研发和生产110kV、220kV高压**高压交联电缆。
“我们的决策层认为,未来城市用电需求巨大,所以高压和**高压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。”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伟说,当时建起的118米立塔是国内一家拥有立塔生产线,也是亚洲*二高。
2000年,青岛汉缆从国外引进代表国内较高水平的500kV立式交联电缆生产线,并着手研发高端电缆,进行进一步的产业升级。2014年6月25日,北京海淀500kV输变电工程使用的长达20公里的500kV**高压电缆就是由青岛汉缆*的,这是国内电力公司在500kV电缆中**使用国产电缆。三年半之后,长达46.41公里的上海虹杨500kV输变电工程再次用到青岛汉缆的产品。
多年来,青岛汉缆通过不断创新的路径实现了质量品牌高端化,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**。2016年,青岛汉缆中标新加坡较高400kV电压的城市电网输电系统,这也是我国**高压电缆**次出口发达国家城市电网系统。20年前,中国电缆就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。如今青岛汉缆产品出口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,使“中国制造”、“青岛制造”、“汉缆制造”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。
上述就是为你介绍的有关青岛汉缆科技的内容,对此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,欢迎前来咨询我们网站,我们会有专y的人士为你讲解。
编辑精选内容: